前言
昨天尝试了,基于对http协议的探究,我们用控制台写了一个简单的浏览器。尽管浏览器很low,但是对于http协议有个更好的理解。
说了上面这一段,诸位猜到我要干嘛了吗?(其实不用猜哈,标题里都有,又都不瞎。。。我就是调侃一下,说些没营养的笑话。我认为这样能不那么枯燥,尽管不好笑吧,但这不重要!)
没错,今天要尝试的东西,是自己写一个web服务器。初衷依旧和昨天一样,旨在理解一些东西,而不是真的写出一个多牛的东西。
第一次尝试(V1.0)
1.理论支持
其实关于http协议的理论方面我在《写一个浏览器》的博文中已经说过了,这里不再累述了。
这里主要要说的关于Socket方面的。主要是一个例子,关于Socket如何建立服务端程序的简单的代码掩饰。
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//创建一个新的Socket,这里我们使用最常用的基于TCP的Stream Socket(流式套接字) var socket = new Socket(AddressFamily.InterNetwork, SocketType.Stream, ProtocolType.Tcp); //将该socket绑定到主机上面的某个端口 socket.Bind(new IPEndPoint(IPAddress.Any, 4530)); //启动监听,并且设置一个最大的队列长度 socket.Listen(4); //到这里我们的Socket已经运行起来了,但仅仅是运行起来,什么都不会做的! Console.WriteLine("Server is ready!"); Console.Read(); }
打开调试一口,因为要监听某个端口,windows会有这样的一个提示。点允许就好了。
从上面例子看,socket的职责仅仅是监听4530端口,什么都不会做的!
就像一个人的耳朵。他会聆听,但是不会倾诉。职责所限,我们需要一个监听4530端口的耳朵。
但是从交流的角度看,web服务器仅仅能聆听是不够的。
请求来了以后(监听到请求以后),我还需要一个既能聆听,又能诉说的Socket。去和请求交流。
刚刚那个socket为啥不能直接交流呢? 不不不,他得继续去聆听新的请求。
2.说说思路
这次实验的主要思路是这样的。
1)监听4530端口
2)当请求来了以后,我们使用Socket socket = serverSocket.Accept();建立一个新的socket。
3)新的socket返回一个字符串给请求方!
完了(读liao)。
也就是说,我们v1.0版本的web服务器,不管你如何请求,他都会返回你同一个字符串!(任性吧?其实我挺喜欢就这样的。)
3.代码
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 //我仅负责聆听,因为你来了,我就得接着等待下一个。 //(据说注释写成这样的都是妖精!工作时候这样写能被打死不?等我找着工作了我试试) Socket serverSocket = new Socket(AddressFamily.InterNetwork, SocketType.Stream, ProtocolType.Tcp); //绑定监听的端口 serverSocket.Bind(new IPEndPoint(IPAddress.Any, 8070)); //开始聆听你的请求 serverSocket.Listen(10); while (true) { Console.WriteLine("等着请求"); //没有请求的状态下,程序就在这里停留。 //你来了,serverSocket就会把你的心愿告诉给一个新的socket。程序就继续执行了!(哎呀,文艺) Socket socket = serverSocket.Accept(); Console.WriteLine("来了请求"); using (NetworkStream stream = new NetworkStream(socket)) using (StreamReader reader = new StreamReader(stream)) { string line; while ((line = reader.ReadLine()) != null) { Console.WriteLine(line); if (line.Length <= 0) { break;//遇到空行了,请求结束了不用再等了 //如果不break,就一直卡在ReadLine()等着浏览器发后续的数据 } } } using (NetworkStream stream = new NetworkStream(socket)) using (StreamWriter writer = new StreamWriter(stream)) { writer.WriteLine("HTTP/1.1 200 OK"); writer.WriteLine(); writer.WriteLine("哎呀,你好,你好!"); } socket.Disconnect(false); }}
4.调试
我们就这样任性的、如qq自动回互般的,高冷的一直回答说:“哎呀,你好,你好!”。
改进(V2.0)
1.改进需求
上一个版本的web服务器(姑且这么叫着。)根本没有一点web服务器的样子。聊天嘛,总不能一直“呵呵”下去。会没朋友的!
所以新的web服务器改进需求如下。
1.能够获取请求 路径
2.能够根据请求路径对应的文件,返回响应的静态页面!
好歹有个正经人家孩子的样子嘛,老“呵呵”,成何体统。
我们话不多说,直接开始敲代码吧!
2.实现
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 Socket serverSocket = new Socket(AddressFamily.InterNetwork, SocketType.Stream, ProtocolType.Tcp); serverSocket.Bind(new IPEndPoint(IPAddress.Any, 8080)); serverSocket.Listen(10); while (true) { Console.WriteLine("等着请求"); Socket socket = serverSocket.Accept(); Console.WriteLine("来了请求"); string firstLine; using (NetworkStream stream = new NetworkStream(socket)) using (StreamReader reader = new StreamReader(stream)) { //想1.0版本里多出了这么一句。 //想想http请求报文格式吧,第一行有文件路径的喏! firstLine = reader.ReadLine(); string line; while ((line = reader.ReadLine()) != null) { Console.WriteLine(line); if (line.Length <= 0) { break;//遇到空行了,请求结束了不用再等了 //如果不break,就一直卡在ReadLine()等着浏览器发后续的数据 } } } //获取请求路径 string[] strs = firstLine.Split(' '); //url就获取到了 类似index.html的这样的串。 string url = strs[1]; Console.WriteLine("url=" + url); using (NetworkStream stream = new NetworkStream(socket)) using (StreamWriter writer = new StreamWriter(stream)) { //为什么要指定绝对路径呢?想想正常web服务器里的【物理路径】是啥意思。应该就懂了。 string filePath = @"C:\Users\WinterT\Desktop\消息框、JBar" + url; Console.WriteLine("filePath=" + filePath); if (File.Exists(filePath)) { writer.WriteLine("HTTP/1.1 200 OK"); writer.WriteLine(); string html = File.ReadAllText(filePath); Console.WriteLine(html); writer.Write(html); } else { writer.WriteLine("HTTP/1.1 404 NOT FOUND"); writer.WriteLine(); writer.Write("404,没有找到"); } } socket.Disconnect(false); }}
3.调试
请求的是我电脑里已有的一个html页面。成功的显示出来了!
结束感言
(表示我很开心)
其实这次实验,得出的结论依然是http协议是请求/响应式的。传递的是文本!
就这个软件而言,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。 但这不是重点。重点是理解一些东西,做web服务器只是形式,而非目的!
PS:刚刚发现,现在补充进来。
不知道诸位注意到没有。
我的web服务器,每次我从浏览器输入url发出一个请求后,服务器的控制台上都会显示两个请求。
那么多出来的那个请求是干啥的呢?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图!
对,没错。浏览器在请求网站图标!
也就是说,我们想做网站图标的话,直接在网站根目录下放一个做好的
favicon.ico文件就好了!!